
什么是單寧呢?
單寧是一組多酚類化合物,具有收斂性,可以與唾液中的蛋白酶進行結合,讓口腔變得緊致收縮。多酚類物質的關鍵特性之一就是可以與其他化合物進行聚合,產生更大的分子化合物;而且隨著時間的進行,這種聚合會持續發生。
單寧主要分為兩類:水解單寧和聚合單寧。水解單寧廣泛存在于橡木皮和各種植物中,它可以在水中或者酸性溶液中分解成更小的分子。聚合單寧不溶于水,主要出現在茶、石榴以及葡萄的皮、籽和梗中。

葡萄的單寧由各種化合物聚合而成,包括兒茶素、表兒茶素、表焙兒茶素等,至少需要兩種這些物質聚合而成的化合物才可以稱為單寧。每顆葡萄的籽所含的單寧平均為3.5-5毫克,每顆葡萄的皮所含的單寧平均為0.5-0.9毫克。葡萄籽的單寧聚合分子通常比皮的要短;一般來說,單寧的分子鏈越長,其收斂性就越強。不過,釀酒師卻發現,葡萄籽的單寧比葡萄皮的單寧更粗糙、更青澀也更收斂。
單寧從哪里來?
葡萄中的單寧在葡萄藤開始結果的時候就開始進行積累,而且葡萄皮中的單寧比葡萄籽的更早開始積累;在葡萄果實的**期生長結束時,葡萄皮的單寧也隨之停止積累;而葡萄籽的單寧積累會持續到果實成熟的早期。在葡萄成熟階段,其皮和籽中的單寧都會隨之發展成熟。
葡萄酒中的單寧主要是在釀酒過程中從皮和籽中釋放出來的。白葡萄酒中不宜出現單寧,所以在釀造白葡萄酒的時候,只會進行輕微的壓榨,把葡萄汁和葡萄皮、籽分離開來,然后才進行發酵。紅葡萄酒則很需要單寧,所以在釀造紅葡萄酒的時候,會讓葡萄汁與皮、籽進行一定的接觸,即“浸皮”。
浸皮過程中,單寧的釋放量跟葡萄皮的厚度有很大關系。葡萄皮比較厚的品種,釋放出來的單寧更多。浸皮的時間、淋皮及踩皮的頻率也會影響單寧的釋放量。葡萄皮中的單寧比葡萄籽的更早也更快釋放,因為它們是水解性的,不過它們很快就會達到平衡;葡萄籽的單寧釋放得緩慢、平穩而持久,需要*作為溶劑。

單寧對葡萄酒的平衡度有什么影響呢?
(1)單寧越高,葡萄酒的酸度會顯得較低,單寧越低,葡萄酒的酸度就會更加明顯;
(2)單寧過高會使得葡萄酒的口感過重,而且顯得不夠精致,余味比較粗糙;
(3)*會強化單寧的苦味,但弱化單寧的緊致感;所以*度越高,單寧的苦味就越明顯,但緊致感越弱;
(4)*度過低的葡萄酒會顯得酸味過于突出,單寧的緊致感過于強烈,酒體偏瘦;
(5)葡萄酒的酸度升高會突出單寧的緊致感。